- 相關推薦
家庭家教家風調研總結(精選8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家教家風調研總結(精選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庭家教家風調研總結1
本次關于家庭家教家風的調研旨在深入了解現(xiàn)代社會家庭在教育子女、傳承家族文化與品德等方面的現(xiàn)狀及面臨的問題。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訪談等多種方式,我們對不同地區(qū)、不同階層的眾多家庭進行了廣泛調研。
在家庭方面,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家庭結構趨于小型化,核心家庭為主流。家庭氛圍總體較為和諧,但部分家庭因工作壓力等因素,親子相處時間較少。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承擔著主要的經濟支持與照顧責任,但在情感溝通與心理引導方面有時存在不足。
家教領域,家長普遍重視孩子的教育,教育投入不斷增加,包括各類興趣班、輔導班等。然而,教育方式存在差異,部分家長過于注重成績,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育,忽視了孩子的個性與興趣培養(yǎng)。同時,一些家長在品德教育上缺乏系統(tǒng)性,僅依賴學校教育,家庭自身的品德引導作用未充分發(fā)揮。
家風傳承上,不少家庭有一定的家族傳統(tǒng)與價值觀,但在現(xiàn)代社會多元文化沖擊下,部分優(yōu)良家風面臨淡化的'困境。一些年輕家庭對家風的認知較為模糊,傳承意識不夠強烈。傳統(tǒng)家風中的勤勞、節(jié)儉、尊老愛幼等美德在部分家庭中的踐行程度有所下降。
針對調研結果,建議家庭應合理安排時間,增加親子互動,注重情感交流與心理健康教育。家長要更新教育理念,采用科學的教育方式,平衡學業(yè)與品德、個性培養(yǎng)的關系。社會應加強對優(yōu)良家風的宣傳與弘揚,通過文化活動、媒體傳播等多種途徑,提高家庭對家風傳承的重視程度,促進家庭家教家風在現(xiàn)代社會的良好發(fā)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家庭基礎。
家庭家教家風調研總結2
經過一段時間對家庭家教家風的深入調研,我們獲取了豐富的信息并形成如下總結。
家庭結構與環(huán)境方面,現(xiàn)代家庭的居住條件有了顯著改善,但居住空間的獨立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機會。家庭經濟狀況對孩子的成長資源分配有重要影響,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能夠提供更多的教育和發(fā)展機會,但也可能導致孩子過度依賴物質條件。
在家教實踐中,家長的教育水平參差不齊,高學歷家長往往更注重孩子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而低學歷家長可能在學業(yè)輔導上存在困難。在教育過程中,多數(shù)家長能意識到言傳身教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操作中,自身不良習慣仍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此外,家庭教育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劃與標準,不同家庭之間教育質量差異較大。
家風傳承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特點。一些傳統(tǒng)家族式家庭仍保留著嚴謹?shù)募绎L家訓,并將其融入日常生活教育中。但在新興家庭中,家風更多地受現(xiàn)代社會價值觀影響,如強調個人奮斗、平等自由等。不過,在傳承過程中,部分家庭存在形式主義現(xiàn)象,只是口頭上提及家風,而缺乏實際行動的.支撐。
基于以上調研情況,應推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普及,為家長提供專業(yè)的教育知識與技能培訓,幫助他們提升教育水平。鼓勵家庭制定適合自身的教育規(guī)劃,注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同時,深入挖掘傳統(tǒng)家風的內涵,結合現(xiàn)代社會需求,創(chuàng)新家風傳承方式,通過家庭故事、文化活動等形式,讓優(yōu)良家風真正深入人心并得以傳承延續(xù)。
家庭家教家風調研總結3
中華民族從古至今一直有著 “禮儀之邦 ”之稱,向來重視家教,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家長的行為會影響到孩子。顯而易見,如果家長有許多的惡習,那孩子也肯定會沾染很多不好的習慣,我們要從小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勤勞、孝順、友善、感恩、文明、守法。
一、家風要正,為孩子言傳身教,樹立榜樣。
老話說的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父母的素養(yǎng)決定孩子的素養(yǎng)。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所以我們做家長的要努力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為孩子做好榜樣。
所謂好爸爸、好媽媽不是對孩子一味的寵愛,而是要教給他做人的道理,被過度寵溺的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不懂得為他人著想,也不懂得寬容。而家長卻不認為這有什么不對,總覺得孩子還小,這樣也沒有什么,可是慢慢等性格形成習慣的時候,再糾正就晚了。
我有個好朋友,她的孩子和我兒子一樣大,從小就一起玩,她兒子一直霸道,什么玩具都要他先搶來玩,稍不如意就大打出手,甚至連他的媽媽爸爸都打。而他的爸爸媽媽也只是象征性的訓斥兩句就算了。有一天那個孩子的媽媽和我說,他兒子班里有個孩子特別討厭,老是和他孩子打架,因為總是喜歡搶奪人家的東西。我笑了笑后婉轉的對她說,你知道嗎?你的兒子也是這樣的,當然現(xiàn)在好多了。我朋友很驚訝的說:“真的嗎?我還真沒注意呢!”我不知道該說什么,自己孩子的缺點當父母的竟然沒有發(fā)現(xiàn)。
和其他朋友在一起聊天時也經常談論孩子云云,他們孩子班里也一直存在調皮搗蛋的孩子,甚至還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并且教不改。為什么這種孩子這么多,應該是當下家長們對于孩子的很多小錯誤過于包容甚至是縱容。孩子在外調皮搗蛋,弄壞了別人的東西,面對人家的指責,很多家長總是覺得對方太小題大做,不以為然,并且最多也就是 “象征性 ”地批評孩子兩句,然后掏錢給人家賠禮道歉。慢慢地次數(shù)多了,孩子也會覺得沒什么,但最后惹得同學和老師不喜。等日后走上社會,肯定會有吃虧的那一天的'。到那時家長還能再幫忙嗎?將來在社會上勢必難以立足。
二、創(chuàng)造和睦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學會感恩。家庭成員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讓孩子懂得什么是愛,要學會感恩。
家庭氛圍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家庭關系是否和睦,決定著孩子的性格和人生,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才會感到快樂,才能積極向上。相反如果家里整天打打鬧鬧的,讓孩子的精神每天都是緊繃繃的,長期下去性格也會變得不穩(wěn)定,容易扭曲,極易發(fā)生心理問題,以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無論家長做什么工作,都應該重視家庭教育,在他成長的道路上陪伴他一起學習和改進。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家庭家教家風調研總結4
通過本次調研,對家庭家教家風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
在家庭構成上,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等特殊家庭結構數(shù)量有所增加。這些家庭在孩子教育與情感支持方面面臨更多困難,如單親家庭的經濟壓力與孩子父愛或母愛的缺失等問題較為突出。家庭的文化氛圍差異較大,文化程度高的家庭更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播與文化活動的開展,而文化程度低的家庭文化生活相對匱乏,不利于孩子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
家教環(huán)節(jié),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導,面對孩子的叛逆期等成長階段問題往往手足無措。家庭內部的教育評價體系不完善,孩子的努力與進步得不到及時肯定與正確評價,影響孩子的自信心與學習動力。而且,家庭教育缺乏長期規(guī)劃,多是根據(jù)孩子的短期表現(xiàn)進行臨時調整。
家風傳承的`問題在于,現(xiàn)代家庭對家風的重視程度與老一輩相比有所下降。年輕一代對傳統(tǒng)家風的.內涵理解不夠深入,在傳承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斷檔。同時,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一些不良風氣侵蝕家庭,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干擾了優(yōu)良家風的傳承與形成。
針對這些問題,社會應建立健全針對特殊家庭的支持體系,提供經濟援助、心理輔導等服務。加強家庭教育方法的培訓與推廣,幫助家長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與長期規(guī)劃。通過社區(qū)宣傳、學校教育等多種途徑,加強對傳統(tǒng)家風內涵的解讀與現(xiàn)代傳承方式的探索,抵御不良社會風氣對家庭的影響,營造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風環(huán)境。
家庭家教家風調研總結5
此次家庭家教家風調研深入剖析了當前家庭的多方面狀況。
家庭生活方式上,隨著科技發(fā)展,家庭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增加,家庭成員之間共同休閑娛樂時間減少,這對家庭凝聚力產生了一定影響。家庭消費觀念也存在差異,部分家庭注重物質消費,忽視精神文化消費,不利于孩子正確消費觀與價值觀的形成。
在家教領域,家長對孩子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存在盲目性,不考慮孩子的天賦與意愿,強迫孩子參加各類培訓。家庭道德教育的內容與方式較為陳舊,不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道德要求與孩子的心理特點。而且,家庭在安全教育方面存在漏洞,無論是網絡安全、人身安全還是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教育都不夠系統(tǒng)全面。
家風方面,傳統(tǒng)家風中的誠信、友善等價值觀在商業(yè)社會的沖擊下,在部分家庭中的踐行面臨考驗。家族式的家風傳承在現(xiàn)代家庭結構松散化的趨勢下難以延續(xù),缺乏家族長輩的言傳身教與家族儀式的強化。
為促進家庭家教家風的健康發(fā)展,家庭要合理控制電子產品使用,增加家庭互動活動,樹立正確消費觀念。家長要尊重孩子意愿,科學培養(yǎng)興趣愛好,更新道德教育理念與內容,加強安全教育。社會要弘揚傳統(tǒng)優(yōu)良家風價值觀,探索現(xiàn)代家庭傳承家風的新形式,如利用新媒體平臺傳播家風故事等,從而構建和諧、文明、有內涵的家庭環(huán)境。
家庭家教家風調研總結6
華村委會地處樂平鎮(zhèn)東面,北與花都接壤,南與南海接壤,區(qū)域面積9.1平方公里,下轄上華村、下華村、尹邊村、塘邊村、米村、良崗頭村等6條自然村。總戶數(shù)有1522戶,戶籍人口5280人,流動人口1321人。其中尹邊村是樂平鎮(zhèn)重點打造的美麗文明村居建設以及鄉(xiāng)村振興示范點,同時作為樂平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及華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一個重要活動陣地,始終發(fā)揮思想引領、文明教化、涵養(yǎng)文明鄉(xiāng)風的作用。
我村充分挖掘本土特色儒家傳統(tǒng)文化,依托歷史文化底蘊,在尹邊村新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家風家訓館、粵劇名人館、粵劇傳習基地舞臺、黨群培訓中心以及修復了松桂書社,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推動家風建設常態(tài)化。
以下是華村委會、華村婦聯(lián)開展家教家風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思想引領,場館陣地建起來。
一是家風家訓館,據(jù)《勅封宗圣族譜》記載,尹邊村的曾氏村民為曾子后代,已由63代開祖發(fā)展到現(xiàn)在81代,村內崇尚儒家傳統(tǒng)文化,并將 “孝 ”文化作為家風家訓的主要內容傳承下來。尹邊村家風家訓館以曾氏村民所傳承的曾子文化、儒家思想作為主要切入點,對尹邊村 “尹、曾、范 ”三大姓氏家族所遺傳下來的`祖訓家規(guī)為內容進行展開,提煉其核心思想內容,充分挖掘三大姓氏世代流傳的故事、經典格言、名人事跡進行展示。亦設置還原 “三省堂 ”,進行場景展現(xiàn),通過對群眾開放參觀進行思想教育。
二是民風館,主要展示尹邊村的村民精神風尚。挖掘尹邊村村民克己修身、孝敬父母、夫妻和順、和睦友鄰、友愛互助、清正廉明、好人好事等 “好人 ”案例進行展示,樹立榜樣作用,以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在群眾面前,起到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三是始建于清朝的 “松桂書舍 ”,除了有著獨特的建筑特色外,自創(chuàng)辦始,便以 “白頭種松桂,早晚見成林。不及栽楊柳,明年便有陰!钡脑娨饧半[喻著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的哲理,從未中斷過教化育人的使命。
這些濃厚的人文歷史底蘊,讓尹邊村保持著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華布村人的心田。
二、文明教化,涵養(yǎng)家風抓活動。
1、以文為娛,開展系列家庭文明、家庭教育活動。一是開展 “好家風 ”宣傳展覽活動,每個季度開展一場以 “傳家規(guī)、立家訓、揚家風 ”為主題的群眾活動,包括展覽、圖片展、講座、派發(fā)資料冊子等。二是組織親子活動、促進家庭和諧之風:如親子趣味讀書會、中秋節(jié)親子DIY燈籠、DIY月餅、孝德家庭講孝德故事、親子趣味運動會等。三是結合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各類主題活動:如道德春聯(lián)進萬家、元宵節(jié)包湯圓、端午節(jié)包粽子、三八婦女運動會、植樹節(jié)種樹活動、重陽節(jié)敬老活動等節(jié)日特色活動。四是對獨居老人、單親特困母親、春雷兒童進行定期入戶探訪活動。五是開展義修義剪義診志愿服務等其他活動。六是組織村民進行乒乓球、籃球比賽等,提高村民的身心健康水平。
2、寓教于樂,“家長學校 ”、“婦女之家 ”聯(lián)手提升村民綜合素質。一是征集好家風好家訓、村民公約等活動。華村委會在20xx年經過廣泛收集村民意見,多次討論后重新制定了《村民公約》,并將其公示在村中的道德文化宣傳欄中,印制成小冊子派發(fā)到每家每戶,以人為本,為讓村民主動參與到創(chuàng)建家庭文明活動中來,倡導社會新風。二是每月開展兩場 “松桂大講堂 ”,主要宣講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優(yōu)良家風、家庭教育的內容。三是針對農村富余勞動力,開展育嬰師培訓、化妝師培訓、面點師、廣場舞培訓等專項培訓,加強村民學習能力,增加就業(yè)機會。四是開展家庭教育、未成年人保護法、婚姻家庭法、反家庭暴力、女性健康保健等專題講座和戶外宣傳活動等,如 “三八 ”維權周活動,反家庭暴力法宣傳活動,禁毒宣傳活動,全方位進行家庭文明宣傳和教育。五是舉辦大型的文藝晚會,如七夕文藝晚會、中秋晚會、重陽節(jié)粵劇匯演等,輻射帶動更多家庭傳承良好家風,弘揚文明風尚。
三、注重宣傳,營造良好家教家風氛圍。
1、創(chuàng)建特色宣傳氛圍。尹邊村家教家風所處的紅色驛站總建筑面積約300平方米,在家訓館內設置一系列曾氏、尹氏、范氏祖訓掛畫等裝飾,在民風館內添加村民風尚及鄉(xiāng)賢文化元素,營造出良好的村風民風。除了欣賞最美花海、古樸村巷、青磚石塊、古榕流水,還通過 “家訓 ”感受鄉(xiāng)風文明,感受鄉(xiāng)村德治,從歷史的血脈中得傳承優(yōu)秀的文化,獲得文化認同與歸屬。通過宣傳欄、公開欄、以及LED顯示屏,做好對家教家風文明風尚的宣傳。在村中顯眼位置道路置有關家庭美德、家規(guī)、家訓的宣傳牌,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宣傳文明家風。依托村松桂書社濃郁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建筑特色,對 “松桂書社 ”進行保養(yǎng)維護修繕以及文化元素植入,F(xiàn)書社配備有藏書區(qū)、閱覽區(qū)、歷史文化展示區(qū),配置閱覽書架、桌椅,供村民平日免費借閱,同時,通過在松桂書社開展開筆禮、松桂大講堂等活動,傳播優(yōu)秀文化知識。寒暑假結合雛鷹展翅班、兒童之家活動內容,對轄區(qū)學生進行寫作、演講等技能培訓以及家庭教育。
2、廣泛宣傳并開展 “最美家庭 ”、“十好家庭 ”、“樂平好人 ”、“道德人物 ”等文明家庭評選活動。其中張正儀、羅慕冰等家庭推選為 “最美家庭 ”“十好家庭 ”,范其飛推選為 “道德人物 ”,何見歡、楊煥輝、曾耀強等推選為 “樂平好人 ”。結合在村中傳統(tǒng)儒家文化的潛移默化下,營造出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廣泛傳播家庭美德的輿論氛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以此為起點,充分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組織開展豐富多采、富有特色的家教家風傳承活動,發(fā)揮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陣地作用,加快推進家庭文明建設步伐,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家庭文明建設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中,營造鄉(xiāng)風淳樸、家庭文明和諧的良好氛圍,推動形成社會主義文明新風尚。
家庭家教家風調研總結7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受悠久的儒家文化熏陶,形成了我們仁義、寬厚的個性和忠誠國家、孝敬父母的觀念。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良好家教家風,注重自身修養(yǎng),注意行為舉止,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培育與傳承良好家風家教從我做起,為孩子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我一直認為培養(yǎng)孩子寬厚待人的性格對孩子的成長是很重要的,而且我也重視對孩子進行良好品格的培養(yǎng)教育。比如,教育孩子不要斤斤計較,教育孩子對人不要尖刻,應該多體諒他人等。鄰居老張經常來我家借東西,過年時有一次借我家的梯子打掃家,歸還時梯子的支腿因使用不當彎曲變形了,我沒有生氣也沒埋怨,安慰了鄰居之后,找人重新矯正修好了。老公說讓鄰居出點維修費,我勸住了老公并暗示他孩子在一邊,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寬以待人的好榜樣。孩子開始還發(fā)牢騷,埋怨鄰居借啥壞啥,看到我的態(tài)度后就一邊玩去了。類似的經歷不斷地對孩子的性格產生良好的影響。當孩子喜歡的玩具被小朋友玩壞的時候,表現(xiàn)出來的不是尖刻的言語和肢體動作,而是理解和寬容:“沒關系,我爸爸能幫我修好的,你以后玩玩具可要仔細小心點 ”,孩子的好朋友也越來越多。我覺得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
“予人方便,自己方便。”社會發(fā)展不但需要專業(yè)技術,更需要精誠合作的精神。培養(yǎng)孩子好性格,好品質,學會與人合作,戮力同行,將來才能有大作為。
在當今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大形勢下,人們經濟壓力不斷增大,都在追逐買房、買車、孩子上等等物質利益的同時,價值觀發(fā)生了轉變,被各種功利心所綁架,沒有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忽略了家庭道德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意義。孩子的成長與家庭環(huán)境、家風、家規(guī)有著密切的關系。仁義、助人、涵養(yǎng)常?梢詮募彝ソ逃姓业礁础
多讀書、讀好書,依靠書本知識和德育書籍的書本教育也是潛移默化培養(yǎng)孩子忠誠國家、孝敬父母,做守法、自立、正直、感恩的人的有益途徑。我自小就愛讀書,在我的帶動和影響下,孩子也把讀書作為一個接觸社會、知書明理的好習慣。在讀書方面我舍得投資,大約每年購書的花費就達1千元左右,現(xiàn)在我家的`藏書有好幾千冊,根據(jù)孩子各個成長期的認知不同,我給孩子購買了嬰兒畫報、幼兒畫報、科學畫報、兒童文學、兒童實用文摘等對孩子成長有益的書籍,孩子從中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孩子是民族的未來,肩負著民族騰飛的重任。忠誠自古就是一種美德,忠誠國家是中國人必備的基本素質。我從小教育孩子必須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校園規(guī)章制度,熱愛我們的祖國。每星期一孩子堅持早到學校去觀看小學里的升旗儀式,并自豪的跟我說:媽媽,這是中國的五星紅旗,祖國的紅旗,我們大家的!
尊重長者、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家里養(yǎng)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到社會中才能做到關心朋友、同事,才能做到對祖國的忠誠。在教育中我很重視培養(yǎng)孩子尊敬長者、孝敬父母的好習慣。自組建家庭以來,我們相親、相敬、相愛,真誠相處,家庭團結和睦,關心老人、孝敬雙方父母,噓寒問暖、添衣置襪。行為舉止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孩子三歲時,下著雪奶奶從老家給孩子帶來笨雞蛋,由于天氣寒冷加上汽車顛簸暈車,奶奶一進門表現(xiàn)出很累的樣子,我去拿暖寶充電的時候,孩子端著他的小水杯,從飲水機里接了滿滿一杯溫熱水(家里有孩子我把飲水機的溫度始終定在50度),一步一步慢慢的往前挪動到奶奶的床前用稚嫩的語言說:“奶奶喝水,多喝熱水不感冒!”當時感動的婆婆眼圈紅了,我雖然也很吃驚、很感動,但我認為這是應該的。讓孩子了解我們做父母的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孩子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里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家庭家教家風調研總結8
本次家庭家教家風調研范圍涵蓋了城市與農村、不同年齡段與職業(yè)群體的家庭。
從家庭現(xiàn)狀來看,家庭穩(wěn)定性面臨一定挑戰(zhàn),離婚率的上升對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產生了沖擊。在家庭角色分工上,雖然傳統(tǒng)的男主外女主內模式逐漸淡化,但在部分家庭中仍存在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影響孩子的性別平等觀念形成。家庭的社交網絡也在發(fā)生變化,網絡社交逐漸占據(jù)重要地位,這對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帶來了新的課題。
在家教方面,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普遍較高,期望孩子在學業(yè)、職業(yè)等方面取得成功。然而,在教育過程中,缺乏對孩子挫折教育與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育資源利用上,部分家長盲目跟風,選擇熱門但不一定適合孩子的教育項目。而且,家庭與學校之間的教育銜接不夠順暢,雙方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合作機制。
家風方面,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家風文化正在逐漸消逝,如農村中的一些傳統(tǒng)手工藝傳承家風因現(xiàn)代工業(yè)的沖擊而式微。城市家庭的家風更多地與現(xiàn)代都市文化融合,但也存在功利化傾向,過于追求物質財富與社會地位的`傳承。
為改善現(xiàn)狀,需加強家庭婚姻輔導,提高家庭穩(wěn)定性。促進家庭內部的性別平等教育,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性別觀念。引導家長理性看待教育,注重孩子的內在品質與能力培養(yǎng)。建立家庭與學校的協(xié)同教育機制,共同促進孩子成長。同時,開展地域特色家風文化保護與傳承活動,抵制家風功利化,重塑健康積極的家庭文化氛圍。
【家庭家教家風調研總結】相關文章:
家庭家教家風征文07-25
家庭家教家風活動總結(精選18篇)11-03
家庭家教家風主題作文08-14
家庭家教家風工作總結(精選18篇)06-15
家庭家教家風實施方案08-17
學校家庭家教家風活動總結(通用15篇)10-09
家風家教征文:我的家風家教11-13
家庭家風家教建設學習心得06-05
家庭家教家風活動方案(精選28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