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詩經(jīng):谷風·習習谷風賞析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經(jīng):谷風·習習谷風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雅·谷風》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
將恐將懼,維予與女。
將安將樂,女轉棄予。
習習谷風,維風及頹。
將恐將懼,置予于懷。
將安將樂,棄予如遺。
習習谷風,維山崔嵬。
無草不死,無木不萎。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注釋:
1、習習:大風聲。
2、維:是。
3、將:方,正當。
4、與:助。女:同“汝”,你。
5、轉:反而。
6、頹:自上而下的旋風。
7、寞:同“置”。
8、遺:遺忘。
9、崔嵬:山高峻的樣子。
譯文:
谷口呼呼刮大風,大風夾帶陣陣雨。
當年擔驚受怕時,唯我?guī)湍惴謶n慮。
如今富裕又安樂,你卻棄我掉頭去。
谷口呼呼刮大風,大風旋轉不停息。
當年擔驚受怕時,你摟我在懷抱里。
如今富裕又安樂,將我拋開全忘記。
谷口呼呼風不停,刮過巍巍高山嶺。
刮得百草全枯死,刮得樹木都凋零。
我的好處你全忘。專門記我小毛病。
賞析一:
這首的主題,舊說大體相同,《毛詩序》說:“《谷風》,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絕焉。”朱熹《詩集傳》也說:“此朋友相怨之詩,故言‘習習谷風’,則‘維風及雨’矣,‘將恐將懼’之時,則‘維予與女’矣,奈何‘將安將樂’而‘女轉棄予’哉,”“習習谷風,維山崔嵬’,則風之所被者廣矣,然猶無不死之草,無不萎之木,況于朋友,豈可以忘大德而思小怨乎?”但他沒有將傷友道之絕與刺周幽王硬拉到一起。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認同朱熹的觀點,并力駁《毛詩序》 “刺幽王”之說穿鑿空泛。從此詩的內容考察,這該是一首被遺棄的婦女所作的詩歌。今人高亨的《詩經(jīng)今注》、程俊英的《詩經(jīng)譯注》等均取此說。陳子展《詩經(jīng)直解》雖仍取舊說,但又說:“此詩風格絕類《國風》,蓋以合樂入于《小雅》!囤L-谷風》,棄婦之詞;蛞伞缎⊙-谷風》亦為棄婦之詞。母題同,內容往往同,此歌謠常例!逗鬂h-陰皇后紀》,光武詔書云:‘吾微賤之時,娶于陰氏。因將兵征伐,遂各別離。幸得安全,俱脫虎口。……(《小雅》曰:)“將恐將懼,維予與女。將安將樂,女轉棄予!憋L人之戒,可不慎乎!’此可證此詩早在后漢之初,已有人視為棄婦之詞矣!
詩中的女主人公被丈夫遺棄,她滿腔幽怨地回憶舊日家境貧困時,她辛勤操勞,幫助丈夫克服困難,丈夫對她也體貼疼愛;但后來生活安定富裕了,丈夫就變了心,忘恩負義地將她一腳踢開。因此她唱出這首詩譴責那只可共患難,不能同安樂的負心丈夫。
詩歌用風雨起興,這手法同《邶風》中的那篇《谷風》如出一轍,兩詩的主題也完全相同,這大概是在風雨交加的時候最容易觸發(fā)人們的凄苦之情。被丈夫遺棄的婦女,面對凄風苦雨,更會增添無窮的傷懷愁緒,發(fā)出“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哀嘆。
此詩語言凄惻而又委宛,只是娓娓地敘說被遺棄前后的事實,不加譴責罵詈的詞句,而責備的意思已充分表露,所謂“怨而不怒”,說明主人公是一位性格善良懦弱的勞動婦女。這也反映了幾千年以前,婦女就處在被壓迫的屈辱境地,沒有獨立的人格和地位。
前人評此詩說:“道情事實切,以淺境妙。末兩句道出受病根由,正是詩骨!(陳子展《詩經(jīng)直解》引孫緘語)
賞析二:
此詩采用第一人稱敘述方式和比興手法,在沉郁悲痛的氣氛中,女主人公傾述了對能共患難卻不能共安樂的丈夫的怨恨和譴責,充分展示了春秋時期婦女社會地位的低下和心靈的痛苦。
頭兩章因風因雨起興,既是對生活環(huán)境的現(xiàn)實的觀照,也是對作事艱難的象征性描寫!熬S風及雨”“維風及頹”,什么風雨沒有經(jīng)歷過,什么困難沒有見識過。過去那種雨暴風狂的苦難日子,曾經(jīng)給他們帶來過多少不安和恐懼。但苦難也使他們更加相親相愛,相互支持,相互勉勵,他們在“將恐將懼”中患難與共,風雨同舟,深深地沉浸在愛的暖流中,分享著偉大的愛的賜予!熬S予與女”,“寘予于懷”,正是他們這對貧賤夫妻風雨飄搖同舟共濟的高度概括和真實寫照。這是愛情的勝利,也是愛情的頌歌。但是,當他們經(jīng)過奮斗,擺脫困難,從失意中走出來,開始過著安定、富裕的生活時,女主人公卻被丈夫無情地拋棄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就這樣被背信棄義的丈夫瓦解了。這對勤勞、善良、正直的女主人公是非常不公平的。
末章女主人公從哀怨中站了起來,對忘恩負義的丈夫進行道義上的譴責。在經(jīng)歷了多少困難折曲、暴雨狂風之后,那依然故我的嵬嵬高山,仿佛正是女主人公特殊心態(tài)的外化,她正好借助這嵬嵬高山的巨大形象來展示自己矢志不二的崇高精神和堅貞不屈的偉大人格。和這嵬嵬高山相比,“無草不死,無木不萎”。春去秋來,萬物凋零,沒有什么榮華富貴沒有盡頭,人的生命也不過如此。那個記小過而忘大德的人,那個朝三暮四,負義忘恩,可共患難而不可共安樂的人,已沒有什么值得她留戀的了。
從全詩看,音調是由徐緩逐漸轉為昂揚,情緒亦由低沉凄婉逐漸變?yōu)楦呖杭ぴ。一、二章在特定的風雨交加的氛圍中詠唱,如泣如訴的傾吐,使讀者對棄婦的悲慘命運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和深切的同情。而末章則展示了棄婦情緒轉變,思想的覺醒和人格的升華,使讀者同女主人公一起從沉郁中走了出來,感到精神的振奮。因為真正遭到世人“遺棄”的,是那個能共患難而不能共安樂的卑鄙小人,而女主人公卻在不幸的命運中獲得了自我意識的覺醒,自我價值的確認。因此這首詩不僅在題材上具有時代性,同時在思想上具有進步性。這種既怨且怒的棄婦詩,在《詩經(jīng)》中是不多見的,此詩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小雅·谷風》簡介
《小雅·谷風》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的一首詩。此詩主旨主要有兩說:一說是怨朋友相棄之詩,責備那些可以同患難不可以同富貴的人;另一說是棄婦之詩,抒寫女主人公被丈夫遺棄的哀怨。全詩三章,每章六句。前兩章言從前患難與共,現(xiàn)在安樂反而遭棄;第三章言對方忘大德而記小怨。詩歌運用比興手法,語言凄惻委婉,雖有憤怒,但語氣平和。
【詩經(jīng):谷風·習習谷風賞析】相關文章:
詩經(jīng)《谷風》相關賞析08-23
《詩經(jīng):谷風》10-04
詩經(jīng)《谷風》09-11
詩經(jīng) 谷風10-05
詩經(jīng)·小雅·谷風之什·谷風11-21
詩經(jīng)谷風翻譯09-15
詩經(jīng)谷風原文翻譯及鑒賞賞析12-02
《詩經(jīng)·谷風》鑒賞及審美06-10